目睹民主二十年之怪現狀:誰才是好人?/林復俠
對於前些日子民進黨發動「三隻小豬」撲滿的捐款造勢活動,遭監察院致電提醒而演變為政治打壓事件一事,綠營窮追猛打、批判監院淪為選舉打手者有之;社會霧裡看花、批判監察院白目多管閒事者有之;藍營慌張失措、批判監察院太笨不懂政治者有之。彷彿監院一通電話,就是壓垮馬政府最後一根稻草似地。(當然,馬政府各部會近來出包連連、觀感不佳,大家都可能成為那最後一根稻草,都快紮成個稻草人了!)
筆者為監察院的盡忠職守之舉被誤解與扭曲、以及這個泛政治化的社會感到遺憾。遺憾之餘,出於對綠營不肖政客操弄選舉、愚弄台灣人民以及藍營所謂名嘴不明就理、怪罪他人使監院冤上加冤的憤怒,動筆寫下此文。
一個奇幻主軸的故事。
在媒體上爆出此事件後,親綠媒體見獵心喜,將監察院的善意提醒與依法行政抹黑為國民黨利用執政優勢與行政資源打壓民進黨,再次企圖製造民進黨被迫害的弱勢形象以及小豬對抗大怪獸的選舉氛圍,以喚起台灣人民同仇敵愾的情感來謀求政治利益。我們能夠在媒體上得到的雙方形象與接受到的訊息,是一齣雖非精心設計但卻被惡意地、刻意地扭曲出的經典善惡圖像。有如〈魔戒〉中對抗壞巫師與半獸人大軍的小哈比人;〈三百壯士〉裡醜惡的波斯百萬侵略者與三百希臘猛男;甚至魔鬼黨與諸葛四郎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企圖喚起人民心底的善惡意識以做出選擇。只是,在民進黨的故事裡,他們才是那個好人:「國民黨與整個政府都是壞人,連最中立、最公義的的監察院,都被國民黨滲透與利用為選舉打手了。大家能不投給民進黨以移風正俗、拯救台灣嗎?」這就是民進黨與其親近媒體企圖製造給人民的訊息。然而,事實真的完全是如此嗎?
事情的真相。
許多媒體深入追查後發現:事件的起因是在民進黨發起「三隻小豬」活動後,監察院財產申報處致電民進黨中央黨部人員徐美華提醒可能會適用於政治獻金法,依法需要申報。徐美華雖妥善答允,但民進黨卻隨即將此事發布媒體,指稱國民黨檢舉以致監院調查。
以下是監院針對此事件的聲明稿 :
『監察院財產申報處指出,鑑於過去查核政黨98年度政治獻金收支情形,發現民進黨曾因收受未具選舉權人的政治獻金,又未依限於收受後一個月內返還,或在二個月內辦理繳庫而遭裁罰。因此看到媒體報導有國小學童捐小豬撲滿給蔡英文主席,特別致電民進黨中央黨部作善意提醒,避免觸法受罰。
財產申報處提出監察院公務電話紀錄指出,該處於今年10月18日下午2時致電該黨中央黨部人員徐美華,表明「本院查核98年民進黨申報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時,發現該黨收受未具選舉權人爐oo政治獻金,未依限返還或辦理繳庫,違反政治獻金法第15條第1項規定」。因此該院看見100年10月18日媒體登載總統擬參選人蔡英文收受南投縣草屯鎮炎烽國小1年級學生許oo之撲滿政治獻金,本於職權,避免擬參選人再次誤觸法律受罰,致電總統擬參選人蔡英文競選總部人員徐美華小姐,善意提醒其未具選舉權人不得捐贈政治獻金之規定,請其依法辦理。
財申處指出,根據公務電話紀錄,民進黨徐美華回電表示「競選總部知道本法有未具選舉權人不得捐贈政治獻金的規定,且在新北市市長選舉時就已發生過小朋友捐贈政治獻金,那時就是只收心意,不收獻金,照完相後馬上歸還給小朋友」。因此對於「這次報載,總統擬參選人蔡英文對許oo小朋友之捐贈亦比照新北市市長選舉之處理方式辦理,只收心意,不收獻金,並發送感謝狀乙紙」。
不料民進黨對於監察院上述善意提醒的電話,操作為「三隻小豬」政治議題,汙蔑監察院為「國民黨打手」,財申處指出,根據公務電話紀錄,該黨陳致錚先生於10月27日下午6時來電表達歉意。他說:「因向文宣部調閱小朋友捐款之錄影畫面,致報載誤解本院,對於文宣部脫序行為,深感抱歉」。他也表明,今後監察院若發現有可能違失之處,隨時連繫提醒。』
財產申報處提出監察院公務電話紀錄指出,該處於今年10月18日下午2時致電該黨中央黨部人員徐美華,表明「本院查核98年民進黨申報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時,發現該黨收受未具選舉權人爐oo政治獻金,未依限返還或辦理繳庫,違反政治獻金法第15條第1項規定」。因此該院看見100年10月18日媒體登載總統擬參選人蔡英文收受南投縣草屯鎮炎烽國小1年級學生許oo之撲滿政治獻金,本於職權,避免擬參選人再次誤觸法律受罰,致電總統擬參選人蔡英文競選總部人員徐美華小姐,善意提醒其未具選舉權人不得捐贈政治獻金之規定,請其依法辦理。
財申處指出,根據公務電話紀錄,民進黨徐美華回電表示「競選總部知道本法有未具選舉權人不得捐贈政治獻金的規定,且在新北市市長選舉時就已發生過小朋友捐贈政治獻金,那時就是只收心意,不收獻金,照完相後馬上歸還給小朋友」。因此對於「這次報載,總統擬參選人蔡英文對許oo小朋友之捐贈亦比照新北市市長選舉之處理方式辦理,只收心意,不收獻金,並發送感謝狀乙紙」。
不料民進黨對於監察院上述善意提醒的電話,操作為「三隻小豬」政治議題,汙蔑監察院為「國民黨打手」,財申處指出,根據公務電話紀錄,該黨陳致錚先生於10月27日下午6時來電表達歉意。他說:「因向文宣部調閱小朋友捐款之錄影畫面,致報載誤解本院,對於文宣部脫序行為,深感抱歉」。他也表明,今後監察院若發現有可能違失之處,隨時連繫提醒。』
監察院的原意只是希望民進黨能夠注意選舉活動避免觸法,屬於善意提醒,也是監察院為所當為的正常表現。然而,此事隨即爆上媒體,演變成我們所看到的打壓故事。監察院啞巴吃黃蓮,民進黨部則有另位黨工出面道歉說不知道文宣部把此事拿出做政治宣傳,然而傷害已經造成、真相也早被扭曲。民進黨大玩兩面手法,陷監察院於不義,更欺騙與誤導台灣人民的思考與判斷。
對綠營來說,在這個選情緊繃的時刻,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修理馬政府的機會。一通監院的電話就可以製造出如此巨大的媒體效果,不得不說民進黨的確精於選舉與操作政治事件,遠非「憨厚」的國民黨所及。民進黨要的效果達到了,甚至民調可能因此多上升了0.5%~1%。但,這卻是犧牲了監察院的善意以及欺騙台灣人民的情感所換來的。
從此次新聞可以看出,民進黨此次選戰風格的確有見進步與一新之處。不打統獨、不打藍綠,只打好與壞。這是民進黨高招之處,但玩弄悲情、操弄真假以取得政治利益的本質,仍然不變。
民進黨發言人指稱:
『林俊憲說,國民黨提出口頭檢舉,監察院才向民進黨關切「三隻小豬」,「監察院有這麼多行政中立的案子不去查,為何要配合國民黨的選舉動作?」他說,監察院看國民黨臉色辦事的做法,已經淪為國民黨打手,更引發民間反彈。
林俊憲指出,此案已非監察院首次件關切案件,民進黨在這次大選募款期間已遭到監察院多次關切,他呼籲監察院嚴守行政中立,「不要再配合國民黨演出」,更不容模糊焦點。
民進黨發言人莊瑞雄也表示,不管監察院的動機是什麼,三隻小豬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國民黨檢舉,監察院才致電民進黨關切。』
林俊憲指出,此案已非監察院首次件關切案件,民進黨在這次大選募款期間已遭到監察院多次關切,他呼籲監察院嚴守行政中立,「不要再配合國民黨演出」,更不容模糊焦點。
民進黨發言人莊瑞雄也表示,不管監察院的動機是什麼,三隻小豬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國民黨檢舉,監察院才致電民進黨關切。』
然而,在監院發出聲明稿、提出通聯紀錄還原真相及呼籲民進黨提出證據證明「此事是由國民黨檢舉的」之後,民進黨人除了一貫的堅持原論調抹黑監院為政治打手外,提不出任何更有力的證據,從此不再回應。當然,他們要的效果已經達到了,真相如何對民進黨來說,又如何呢?
台灣人民在經歷二十多年的民主開放與選舉洗禮,早已清楚媒體與政治掛勾之深、說故事功力之強,新聞媒體早已成為製造業而非服務業,製造著一篇又一篇的故事與圖像試圖影響人民的思考方向,為政治利益與立場而服務,這在敵我的政治競爭之中雖然醜陋,卻在所難免。
幫倒忙的自家人。
然而,藍營一方的表現又是如何呢?許多的名嘴與政治人物在反擊綠營之餘,反而更加猛烈批判監察院沒有政治敏感度,「不懂選舉!」在藍營選情一片緊繃之時,壞了他們的「救馬大業」,監察院成了眾矢之的,被冠上「出包院」的帽子,加入了失火的「後院團隊」。令監察院充滿了裡外不是人的委屈情緒。筆者認為,監察院做該做的事、提醒該提醒的事,有什麼不對?我們就是需要監察院來為我們指出這些事情不是嗎?一切都要搞得那麼政治化嗎?認真守法辦事的公務員難道不會因此心寒嗎?馬總統的民調一直在降,就是這些無力反擊民進黨政治操作只好將砲火轉回監察院欺負認真公務員的親藍政治從業者與媒體,欺善怕惡又沒有戰力,要這樣的附庸何用?
做個好人,很難。
以前,我們總是批評監察院空轉、無用。馬總統上台之後,監察院恢復正常運作,有所作為,卻因為「不懂政治」而遭受各方非難,嚴重影響監察體系上下人員的士氣。難怪王建煊院長要大嘆:「在台灣,做個好人有這麼難嗎?」甚至監察院內部事後開會還得要「自我檢討」,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監察院11月8日舉行院會,財產申報處提出「還原三隻小豬撲滿事件真相及處理情形報告」指出,監察院過去查核政治獻金案件,常有被裁罰者抱怨監察院宣導不足,致其不知法律而違法受罰。有鑑於此,監察院本於公務員當責之態度,除擴大宣導活動外,亦於發現涉有違法情事,主動提醒當事人注意,並告知相關之法律規定,使大家共同遵法守法,達到零裁罰,為監察院努力之目標。
發言的委員認為,財申處雖然居於「善意」而主動電話提醒民進黨,但卻遭外界政治操作,引發「三隻小豬」政治獻金爭議,讓監察院「公親變事主」,顯然行政同仁依法行政外,缺乏對台灣選舉文化與政治敏感度認識。
監察院表示,要求行政單位今後於選舉期間,執行政治獻金業務,行政同仁除依法行政,還應考量國內選舉文化暨政治敏感,更謹慎從事,避免遭外界選舉操作。
試問,監察體系身為國家五權之一,要負責彈劾、糾舉各行政機關人員及政黨,它應該要「泛政治化,鄉愿無為」以博得外界諒解;還是「嚴守公義,正直敢為」以維護國家綱紀?如果監察院糾正事情還得顧及外界觀感,要監察院何用?監察院應該要有這樣的風骨:「寧可得罪天下人,不可縱放天下事。」昔日監院在于右任院長領導下,連先總統蔣公都敢得罪。反觀民主化之後,監察院面對社會輿論與媒體造勢就軟了骨頭!令人痛心。
發言的委員認為,財申處雖然居於「善意」而主動電話提醒民進黨,但卻遭外界政治操作,引發「三隻小豬」政治獻金爭議,讓監察院「公親變事主」,顯然行政同仁依法行政外,缺乏對台灣選舉文化與政治敏感度認識。
監察院表示,要求行政單位今後於選舉期間,執行政治獻金業務,行政同仁除依法行政,還應考量國內選舉文化暨政治敏感,更謹慎從事,避免遭外界選舉操作。
試問,監察體系身為國家五權之一,要負責彈劾、糾舉各行政機關人員及政黨,它應該要「泛政治化,鄉愿無為」以博得外界諒解;還是「嚴守公義,正直敢為」以維護國家綱紀?如果監察院糾正事情還得顧及外界觀感,要監察院何用?監察院應該要有這樣的風骨:「寧可得罪天下人,不可縱放天下事。」昔日監院在于右任院長領導下,連先總統蔣公都敢得罪。反觀民主化之後,監察院面對社會輿論與媒體造勢就軟了骨頭!令人痛心。
誰才是好人?
由此「小豬風波」綜觀2012年總統大選,某種程度上的確存在著大是大非,好壞之別。
一個只會選舉,不太會治國的團隊,令人無法放心。
一個只會治國,不太會選舉的團隊,令人無法振奮。
透過媒體的渲染,似乎逐漸出現了善惡是非的圖像,但,那都是製造出來的。到底誰是誰非,誰才是那個雖然不太滿意,但仍應該選擇的好人?誰才是大鳴大放、強詞奪理的壞人?筆者與各位心中自有答案。
好人被打成壞人,壞人說自己是好人,
筆者認為,實在是台灣民主二十年之怪現狀也!
引用資料出處:
監察院自清聲明稿
林俊憲:國民黨檢舉 監察院配合關切「三隻小豬」 NOWnews 今日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