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往事並不,並不如煙。/林復俠

  利用職權貪污謀取私利,永遠是從政者絕對不應犯下的過錯,卻也總是從政者必須面對的強大誘惑。上至總統、行政院秘書長,下至基層公務員,眾人面對著同樣的課題,犯錯者卻屢見不鮮。

  近日除了承認收取廠商不當金錢的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已被收押外,民進黨執政時期曾任內政部次長的顏萬進纏訟近六年的北投空中纜車BOT案,因顏萬進收受廠商一百二十萬賄款及三十張機票以幫助其取得工程執照,近日高院更二審做出判決,認為顏不知廉潔自守,膽大妄為,手段惡劣,依收賄罪和利用職務詐欺取財罪,宣判顏萬進有期徒刑十二年六月,褫奪公權八年。

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樓塌了。

  同樣是藍綠中生代未來看好的新星,一個坐直升機從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歷經大黨鞭、行政院秘書長,前途一片光明;另一個是綠營少數的中國通,與對岸台商及大陸官員熟識,辦事能力佳,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海基會復秘書長,更深獲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賞識與重用,先後提拔顏擔任民進黨副秘書長及內政部政務次長。這兩人難道不明白,為了眼前幾百萬、幾千萬的蠅頭小利(相較於整個人生來說,再多的錢都是塵土。),放棄自己未來大有可為的政治前途,還得賠上自身聲名與黨的清譽、家人與長官的信任,是多麼地不值得?

出淤泥真能不染?

  大家都說國民黨黑金貪污,印象揮之不去,出身高雄地方派系的林益世貪污或許並不令人民意外,甚至覺得「正常」。但說起蘇貞昌的愛將顏萬進,這個學運世代出身的理想青年墮落如斯的過程,卻多少令人徒留嗟嘆。二零零六年,在民進黨高層與陳水扁總統家族相繼陷入弊案的困難時刻,民進黨內起而護駕保扁者有之、出而辯護反擊者有之,但只有新潮流系敢於擔任擁護黨內清廉精神紅衛兵的角色站出來批判陳水扁。其因就在於新潮流系成員在民進黨內相對其他派系是有組織、有紀律、有理想的派別,成員更幾乎不曾與貪瀆情事沾上邊,也因此敢於向當時貪腐成性的府院黨中央放砲高呼改革。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中,新潮流系也被喻為是民進黨內最後的一塊淨土。就在此時,新系的顏萬進竟然涉嫌圖利廠商而遭檢方約談,不但成為壓垮已搖搖欲墜的民進黨的最後一根稻草,自恃清廉的新潮流系也受到重創,然而人們更多關注的是顏萬進本身的指標性意義:這麼一個有理想的學運世代出身的年輕政務官,是什麼改變了他?

往事並不,並不如煙。

        顏萬進畢業於政大法律系,筆者因同校之誼也應當稱他一聲學長。在八零年代末臺灣民主思潮與學生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顏萬進學長在相對保守、肅殺的黨校政大創辦了「野火」雜誌與發動學運,遠比「民主聖地」、「自由開放」的台大學運來得更加難能可貴與具有道德正當性。也因此他被外界視為「學運世代」的指標性人物之一,與一眾新星包括羅文嘉、李文忠、段宜康等人同樣被視為背負著清廉、改革、理想的大旗的清流先鋒。自從顏萬進捲入此弊案以來,學運世代經歷了現實政治的洗禮,氣勢已不復當年。領頭人物段宜康更在壹週刊雜誌訪談中坦承「當初學運的熱情已經沒了,只想做專業政客。」令如今有志改革的年輕人更加不敢投入險惡的政治場域。林益世與顏萬進斷送的不只是個人的政治生命,更是千千萬萬有志於公共事務的青年人剛萌芽的理想,如今,似乎只有在社會議題的衝撞場合、網路匿名的虛擬場域,可以偶爾瞥見解嚴後這個世代年輕人的發聲。我們被取過很多名字:「草莓族」、「崩世代」、「慣世代」,但我們對於國家社會未來的想像是否應該只挶限於歷史的脈絡?

老話一句:誰該負責?

        縱觀顏萬進的崛起經歷,最有力的職務民進黨黨部副秘書長,是蘇貞昌於2005年初任民進黨主席時所提拔。爆發收賄案的內政部政務次長一職,也是蘇貞昌在2006年初就任行政院院長之後所任命。雖然蘇貞昌治軍甚嚴,也曾經督導過顏要注意自身關係,但顏仍然犯下大錯。相較於馬總統在林益世認罪後的沉痛與自省,並公開向國人表示歉意;蘇貞昌主席除了六年前的一句「意外、震驚、准辭」,自此再也沒看過他對顏萬進發表任何看法,近幾天二審宣判後,也未見蘇這位當年一路提拔顏的老長官表達任何看法,遑論致歉。

  此一時彼一時,蘇貞昌如今已再度貴為在野黨黨主席,準備再度向他的政治高峰邁進。過去提拔了誰、誰犯了什麼錯不過是過眼雲煙。青年成為XX青年軍,不過就是在上位者的棋子與附庸,難以真正獨立發聲與代表青年族群的利益,遑論爭取。政治的變遷之快、人情的冷暖無常,遠比顏萬進這個當年滿腔熱血青年的命運起落,更加令人感概。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美國制霸,台灣何從?〉

〈美國制霸,台灣何從?〉

今天對於美國與美軍感觸非常深:
早上八點上政治文學課,本週是研讀這一篇:
http://enfavorites.blog.hexun.com.tw/1170067_d.html

麥克‧阿瑟將軍的"Duty, Honor, Country"
大意是說麥克阿瑟晚年回到母校西點演講,提醒年輕軍官
美國軍人無論遭遇任何情況,建國、內戰、一戰、二戰等
或是面臨新時代的挑戰,壕溝裡、軍墓上、暴風中。
"責任、榮譽、國家"永遠是美國軍人的唯一信念與守則。
非常偉大與動人的一篇演講,
不愧是支持老蔣反攻大陸的一代名將。(誤)

早上十一點半回到家打開電視,卻正在播放美軍於阿富汗南部
無故開槍屠殺阿富汗十六名平民的新聞。(非第一次發生)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17336074


頓時覺得偉大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之間落差竟是如此之大。

下午去看了The Iron Lady,片頭預告有這一部:
http://www.youtube.com/watch?NR=1&feature=endscreen&v=YCB5Z88WFZI

【海豹神兵】
我只能說預告剪得非常熱血,我都快哭了,
美軍出生入死拋家棄子打擊恐怖份子捍衛國家安全及同袍情誼,
簡直是賺人熱淚,政治正確到不行。

看到這裡親美的捧由可能覺得我的言論通篇暗藏反美情緒,
簡直如反對與台灣許多食品一樣高風險的美牛的捧由般不理性。
其實我認為反美牛與有條件開放美牛都有其正當性,
只是誰更正當一些,而決策者又如何決定,
至於決策的後果與歷史評價要由決策者去承擔,

這就很像我今天所看的The Iron Lady中所呈現的Thatcher夫人。
「讓」與「退縮」之間是有所差別的,
但如果政客們都是一群軟弱、討好選民、只會妥協的小峱峱,
只關心自己或下次大選中黨的政治生命,
身為一個真正的領袖,你該做的是領導國家,還是被國家領導?
我想五十年後才可能真正去評價馬的所作所為吧,
反正美牛是開放定了,與其爭論開不開放不如聚焦其配套,
與思考背後真正的得失。

回到這篇的主題本身,
麥克阿瑟的演講及背後所代表的美國當初建國的理想是真的。
但美軍以自身國家安全干預他國事務,濫殺外國平民,也是真的。
我不知道大家會怎麼看這些事情,
我自己的思考是:
一個國家是否偉大與值得尊敬,在於它的精神與作為,
而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每個國民都有選擇權,甚至我認為也有義務去做選擇。

美國真的很機車,但它就是靠杯強,
雖然有衰退的跡象,但還是靠杯強到大家不得不靠它。
強到一個美國人在美國打美國的籃球比賽,
台灣人都要把他當成台灣之光,集體麻醉自己。

因為我們先天沒有像美國那樣的進取精神與建國理想。
美國即使強得失控,還是有一小群精英與廣大人民真正相信
那些理想,在美國亂搞一堆事情的同時依然能贏得國際上某種程度尊敬。

台灣是一個小國,一個島國。
的確,我們仍有許多值得驕傲的地方與文化軟實力,
但在國際政治這種講硬實力的環境中,
台灣是很難有什麼發揮空間,比都不用比。

總是安慰自己說小國要智取、要靠軟實力。
但為什麼小國就不能抬頭挺胸、奮發進取?

英國在七百年前不過是歐洲邊境的蠻荒,內戰連連,
但卻能夠一度統治全世界,
到現在我們都必須學習這些曾經的征服者語言。

日本在一百五十年前不過是封建落後的鎖國島,
卻連敗中、俄兩個傳統強國,征服了半個亞洲。
到現在全世界的男人都得依賴日本解決某種需求。(誤)

這一切都取決於這個民族是不是團結、且有進取的精神。
英國曾經數王國內戰不斷,最終聯合而成一日不落朝。
日本曾經諸藩大名爭權奪利,最後王政復古而成一帝國。

我不是說一定要征服,一定要暴力,一定要專制,
一定要One Nation One Country One Leader。
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時代,這些東西寫進小說裡就夠了,
因為獨裁者與暴政往往是這麼樣蠱惑無助人民而興起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與義大利帝國暴起暴落殷鑑不遠。

但它們身上仍然有值得效法而我們現在缺乏的部份,

而我們應該要去思考,並做出選擇。

在文章的最末,我要引用一位在我個人心中已經黑掉的偉大諾貝爾獎得主曾說過的話來作結,為什麼我不喜歡他還是要選他?
1.他是台灣人。
2.這句話至今言猶在耳,以今非古,頗多諷刺。
3.好孩子不應該因人廢言。

他說:
「臺灣未來,向上提昇,或向下沉淪。」

由你我決定。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世界潮流順之者昌──傑青團訪大陸簡單有感:

從大陸回來了,很累
剛在整理東西與處理一些事情,要先睡了
先來個簡單版的感想,
其實就是國父曾經說過的: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十九世紀的時候,世界在英國。
二十一世紀來臨,世界就在台灣對岸的中國。
我們如何能忽視它?
沒有進取的精神,只求偏安的人,
不論是藍是綠支統或持獨,都將沉淪或平庸一生
只有懂得把握機會,西進發展與將台灣的優點
發揚並影響至大陸的人,才能強盛與壯大。
我們何其有幸,躬逢其盛在又一個中華民族的漢唐盛世
儘管它走來殘破且鏽跡斑斑,前方卻仍大有可為,
到底誰能夠帶領中華民族走上正確的道路與復興的未來?
不是共產黨、也不是大陸人。
只有堅持自由、民主、共和與人權的臺灣人有能力做得到。
但他們卻缺乏信心。
同胞們,前進吧,
任憑敵人與困境如暴風閃電,
新中原不過是盤中美餐。

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台灣大劫難近在眼前?/林復俠

台灣大劫難近在眼前?/林復俠

     袁紅冰教授的這本《台灣大劫難》一書,是來自於一個中國知識份子對自己國家民族的前途之熱愛與擔憂所寫之警世本。儘管當前國家分裂,充斥著只出現於廉價小說裡正義與邪惡的對抗,但很多時候世事就是如此簡單。幸運的是,在這個故事裡,國家的希望與歷史的正義仍然承載在其中一方,就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塊寶島臺灣身上。但促使袁教授寫這本書的強烈動機,就是由於當前兩岸情勢表面上走到了一甲子以來最和平互信的時期,但其實安樂背後正是中共最可怕的陰謀施展的時候,臺灣不曾處在即將失去民主自由價值的如此險惡的邊緣。

     袁教授由於本身出身背景與工作經歷,致力於中國民主化的同時也結交了許多中共內部開明派的良知人士,以致於手中握有極多號稱絕密的資料。看完書中的中共開會過程和三大文件,我的感覺只有「興思及此,能無股慄?」許多策略與陰謀的確就是現在我們生活周遭與新聞可以看見的現象,一點一滴的侵蝕我們的生活與防衛心。要是臺灣同胞再不奮起,中華民國國民再不覺醒,我深怕,中共的「溫水煮青蛙」、「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詭計就這麼成功,到那時,我們找誰哭去?

  本書成書於2008年七月,時值世界被金融海嘯狂襲,資本主義世界一片哀嚎,給了共產主義崛起的機會。中共內部高層志得意滿地認為,要抓住這個此長彼消的歷史機遇擴張共產主義,首要的第一步便是解決台灣問題。但本書的內容認為並不是因為出現這個機遇才來決定此時解決台灣問題,而是一直都想解決,也剛好這個時機最適合,而它會發生的必然原因和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的指示有關,鄧在遺囑中指示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務必在2012年統一台灣。

     如同一般的中國研究書籍,本書也不可免俗地提出了作者自己對中國的看法,尤其是特重於共產中國方面。許多學者如知名的哈佛教授杭亭頓認為,現今的世界是東西方文明的衝突,是以共產專制中國為首的亞洲價值與美國為首的西方自由主義價值的衝突。袁教授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東方文明價值還未從歷史上自西方文藝復興與工業革命以來的失敗中恢復過來,根本就沒有能力成為時代的衝突主題。現在的二元衝突是西方文化的自我矛盾,而對美國為主的西方主流價值觀一方的定義基本上是清楚不易混淆的,但我們應對中國普遍的誤解做出糾正,依袁教授的看法指出中共的本質,共產中國是繼承了西方極權主義的馬列思想的一黨專制國家,從本章第一回的標題「中國已經亡國」如此強烈的詞句來看,作者顯然認為中共是毀滅中華傳統文化的外來政權。

     顯而易見地,不論是因為二十一世紀的來到、馬雅曆紀元輪替的逼近、世界局勢的改變,人類很明顯已經走到了歷史上的一個新時期,人們這麼稱呼它:知識經濟時代、全球化時代、後冷戰時期、多極化時代…。同樣地,兩岸在六十年的分治之後,如今走到一個展開全面交流的新時期,中共在經濟逆勢發展之下,稱現在是戰略發展期,準備擴張它的強權與政治意識形態,相對地,台灣由於黨國體制崩解走向民主自由,失去了一直恪守的精神目標。解嚴以來一直處於一個民主憲政上的摸索期,持續的進步但仍不夠成熟。於是相較之下,中共強大的物質力量與明確的目標對只有軟實力、內鬥不休的台灣造成強大威脅。
 
   書中有句話我很喜歡:「現實常在誤解中進行,真相往往只會呈現在歷史的回顧之中。」幸運的是我們不用等到未來,作者現在就為讀者解析了現在我們看到中共經濟起飛的涵義與本質,它不是資本主義,因為它沒有資本主義經濟所必須的公平法治和自由保障,它是一個權貴型市場經濟、維護專制的工具,是建立在對數億農民工與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之上。

  它造成了中共政權普遍的貪汙腐敗、社會貧富差距拉大、沿海內陸發展差距擴大等等問題。另外,有一很風行的理論曰「中產階級論」:中共的經濟起飛會造成中產階級的增加進而促進民主發展。作者認為這是錯誤的幻想,因為這批中產者的崛起依靠的即為中共專制體制,是一個寄生的關係,以目前中國富人普遍為黨政高幹家庭來看,此言不虛。

     第二章開始講到本書的重點,即介紹中共2012謀台的戰略,從開會過程、動機到手段、結果等,極為詳盡。一開始一位陸生朋友與我都非常懷疑以袁教授一介流亡人士,如果也可取得這種資料,那它的內容還能稱得上是絕密嗎?不過在經過書中交代作者背景、人脈與許多事件合理地如同精準預言書一般在我的生活中得到印證之後,我是抱著一個「寧可信其有」的憂患意識來看待此書所想要警告的內容。

  對中共來說,台灣的存在是民主自由的示範區,對大陸人民產生的影響與吸引力不可謂不大,也對中共造成了致命的政治威脅,是故為了急於穩定自身的權力與利益。儘管已出現過多次錯誤的中共即將崩潰或即將攻台的預言,但我們能夠確定一件事,那就是這個時間只會越來越近,可能就在不久的未來。中共與台灣,其實都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在跟時間賽跑。

  前面提到雖然中共進入戰略發展期,但由於權貴市場經濟運行二十多年已到了極端分化的臨界點,所以未來五到十年也可以說是中共的大危機期。此時他們必然要對外轉移目標以安撫與宣洩國內動盪不安的情勢,那時台灣就非常危險

  現在雖然動武的可能性逐漸降低,但文攻武嚇和經濟優勢的侵略、媒體文化的滲透等等統戰攻勢從來沒有停歇過。中共利用兩岸交流開放的機會大肆用中資收購台灣的土地與媒體,這些都是我們現在可以察覺的事情,也讓我越發瞭解到事情的嚴重性。作者也解析了中共採取統戰的動機:既非遵古訓不戰而屈人之兵,亦非不忍見兩岸同胞兄弟相殘,乃是中共高層不願讓軍方及鷹派奪得較大權力的權謀考量之結果。

  中共對台灣的態度,從最初的「武力解放,血洗台灣」到「一國兩制」再到「和平統戰」是經歷了一個轉變的過程,熱戰不再,但也卻非冷戰,而是進入一個模糊的曖昧時期。但中共絕非以誠信相迎,只是笑裡藏刀罷了。書中提到一個重要的極權政治特徵「所有的戰略決策都是不理性的,但在戰術面的執行上有著高度的效率、冷靜以及理性。」這也是我們對中共鬆懈的原因之一,以為他們不可能做出任何瘋狂與冒進的決策,然而事實是:他們會,而且堅決徹底。台灣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貪生怕死愛錢,在安逸的和平島裡待久了,絲毫無法察覺惡鄰的虎視耽耽,還一心想和對方做朋友。寫到這裡我很生氣地想到了現在的執政黨政府也就是國民黨政府。

  其實我個人政治立場是正深藍:中華民國以三民主義和民主自由統一全中國,反攻大陸那類的。但我對國民黨政府感到失望的地方是他們不懂得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第一次第二次國共和談、國共合作,哪次不是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最後落得失敗下場?隔了六十年還想談,談什麼呢?六七十年前你比人家強,跟人家談還是吃了虧,如今你樣樣比人家弱,還想談什麼呢?國民黨政府究竟是過於誠懇還是過於天真?是大智若愚的以開放態度藉此以民主自由來影響對岸的政治意識與人民同情?還是昏庸無能的一點一滴把台灣奉送給對方呢?值得我們思考。

  最重要的,是臺灣人人人都能夠有憂患意識,「毋恃敵之不來,持吾有以待之。」那也許臺灣還能夠如同作者所說的:利用自身的軟實力,去換得一線轉機。


第四波台灣主體意識/林復俠

第四波台灣主體意識/林復俠

  前幾天在一個場合偶然被問到關於對台灣的認同以及台灣認同是甚麼,這個問題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可以很政治也可以很歷史,我簡單說說我的想法。

  現今提到台灣主體意識,許多人會想起前總統陳水扁從前總統李登輝那所繼承來並大力提倡的新溫和台獨路線:希望透過台灣人民對彼此是生命共同體的認同,建立以台灣為核心的國族觀。雖然我個人是持反對台獨的立場,但不得不說這套新論述較先前激進的台獨好聽好看多了,當然也就更危險、更有蠱惑力。但今天我想談的台灣主體意識並不只是單純大家聽過的台獨那一套。

  就我們能夠學習到的歷史,最早大陸的漢人自五、六百年前或逃難、或流放、或壯遊,陸續來到台灣定居、開墾、經商,或做為劫掠的據點。並和島上的南島語族原住民產生互動,共同歷經過不同時期的外來政權(荷據、明鄭、清領、日殖民等)統治,台灣形成了多元族群與多元文化並存。而台灣人意識的形成,很大程度來自於對他者的排斥進而尋求與形成的自我認同。第一次是被滿清拋棄割讓給日本時對於日本人的厭惡與反抗、第二次則是國府播遷來台時對於外省人的不理解與失望、埋怨。第三次則是上一段你所看到的那樣。

  在不同的時期及針對不同的對象,不管是叫做「台灣意識」還是「台灣主體性意識」,它都在台灣人真正成為一個國族以先概括性地描繪了台灣人的集體政治意識與核心價值,我認為這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不過,台灣主體意識雖然是一個被創造出來的名詞,曾經為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與族群服務。但就事實上來看,它應該是一個流動性的概念,也許昨天的台灣主體意識代表了島內獨派建立台灣共和國的建國理想;但明天可能就會變成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堅持自由、民主、法治的中華民國體制以對抗中共併吞的最後象徵。

  誠摯希望第四次台灣人形成自我認同的過程,不再是為了抵抗外敵而勉強凝聚,而是為了化解內爭、同心協力。如同島內版的「九二共識」,它很可能足以成為讓藍綠雙方消彌紛爭找到共同公約數的新起點,最重要的,今天是輪到我們來決定它的內涵,甚麼是台灣主體意識?拋開政客的詮釋,我們說了算。


又一道空心菜/林復俠


又一道空心菜/林復俠

朋友的朋友貼給我看的影片
是蔡英文主席今年三月底上年代政論節目接受專訪時大談兩岸關係的紀錄

應該是我看過蔡英文主席最認真說話的一次吧
(比辯論還認真,不過辯論會某種程度上來說不過是演戲)
我一直認為蔡提出「世界觀」這個東西的確很有高度,看起來是。
但它並不符合兩岸的現況,今天我們談的是兩岸的問題
國際憑什麼要來介入?應該說蔡主席妳何苦一直拖國際下水?

(國際表示:歐債風暴沒空啦= =+)

蔡主席在影片中說:「用台灣之名來行使國家主權,國際自然有平衡的機制交給國際來解決中國不敢貿然對我們怎麼樣。」

但我覺得這個說法有幾個問題:

一、我們沒有石油,國際根本沒興趣幫
二、我們非聯合國會員國,國際根本沒義務幫
三、我們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國際根本沒責任幫

請問要怎麼依靠國際幫忙?國際有那麼好心?

簡單說,我覺得蔡主席幾乎都把責任丟給國際機制,國際到底憑什麼要幫我們呢?更何況我們根本不在任何有效的國際軍事聯盟或安全機制之內?

當我們自己不承認九二共識,片面去改變台海現狀,不符合中國、美國與亞洲諸國的利益,也傷害到台灣的安全時,美國和其他國家憑甚麼幫我們?

蔡主席我知道您很能談判,但人家根本不跟妳談嘛!?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台灣版水門案背後的真相/林復俠

台灣版水門案背後的真相/林復俠

日前國內某八卦周刊爆出政府疑似動用國安會權限密令調查局監控蔡英文行程,並收集其選戰形成相關資料上報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提供給馬總統參考,破壞行政中立。民進黨更形容這簡直是台灣版的「水門案」。

先來看以下這則報導:

跟行程估選票 週刊爆國安會監控蔡英文

ETtodayETtoday – 20111228日 下午12:37
記者周佩虹/台北報導
28日出刊的壹週刊爆料: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非法破壞體制,越權出席區域情治協調會議,掌握選戰情資,而調查局有28位中低階主管,專門監控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動態,還要分析選情、估算選票,調查局根本已成為政治偵防工具。
而國安會在出刊前一晚,搶先發布新聞稿駁斥週刊報導,強調內文中所提到的國安會處長翁詩燦,是每個月視需要前往法務部調查局,與調查局主管協調與強化保防業務交換意見,但並沒有參加情報協調會議,更從未攜回任何選舉相關資料。
在壹週刊的報導中指出,國安會秘書處長翁詩燦上週帶著一名劉姓女科長,出席在新店調查局本部召開的情報會議,會後將所有選戰情資帶走,而這些資料整理過後,會直接送到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手上,並提供給馬英九參考。
週刊並爆料,這些情資內容是鎖定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進行監控,凡是蔡拜會重要樁腳、或密會泛藍人士等拔樁行程,都要向上呈報,並即時做出選票影響分析。週刊並進一步寫出,調查局在全台各地及外島地區,共指派28名調查處、站的國情科資深調查員,組成監控蔡英文大隊,負責將轄區外勤人員回報資料彙整分析後,密傳調查局本部,並利用績效差距,影響外勤人員的情蒐方向。
而針對胡為真指派翁詩燦出席情治協調會議,甚至自己也曾出席,聽取國內情報事務與蒐集選舉情報,壹週刊痛批胡為真及翁詩燦已嚴重違反國家體制,無視情治分立原則,直接掌控調查局的選戰情蒐任務,根本是「亂了套」。
不過對於週刊的報導內容,國安會27日晚間主動發布新聞稿,強調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8月間曾參加國安局召開的中區、南區及東區情治協調會報,前往講話與會餐,目的在於勉勵相關同仁,在選舉期間須盡全力維護國內的平安、平順與平和。
至於翁詩燦是基於國家安全保防業務工作需要,每個月會視需要前往調查局,針對強化與協調保防業務工作與調查局主管交換意見,但並沒有「參加情報協調會議」一事。國安會新聞稿並表示,翁詩燦從未自調查局攜回任何選舉相關資料,更沒有「將情報協調會議資料呈報總統」等情事。


再來看看遭到指控的國安局與國安會怎麼說:


掌握選情報告總統?國安會 國安局均否認

中廣新聞網中廣 – 20111228日 下午2:21
今天出刊的「壹周刊」,引述不具名的「國安局高層」消息,批評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非法破壞體制」,並指稱國安會派秘書處長翁詩燦出席調查局會議以掌握選情,國安局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依照國安局組織法規定,國安局理應接受國安會關國家安全情報工作的指導,所謂國安會「非法破壞體制」的報導,純屬子虛烏有,國安局深表遺憾,國安會也發布新聞稿,否認報導內容。
國安局表示,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上任以來,對國安局工作的指導,主要著重在兩岸交流秩序安全管理,以及大選維安工作。國安局依照國安局組織法第十七條規定,為統和協調國家安全情報工作,在今年八月間舉辦「台灣地區安全協調會報及分區會報」,會中邀請胡為真向各地區重要情報幹部進行精神講話,胡為真要求各級幹部一定要恪守「行政中立,依法行政」的立場,完善大選維安工作整備,嚴守「不介入,不干預,不參與」選舉活動的「三不原則」,絕對沒有對大選選情做任何指示,周刊的報導純屬子虛烏有。
此外,國安會也發布新聞稿表示,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八月間參加國安局召開的「情報協調會議」,目的是勉勵相關工作同任,務必要在選舉期間,全力維護國內的平安、平順、平和;國安會秘書處長翁詩燦基於國家安全保防業務的工作需求,每個月會視需要前往法務部調查局,和調查局主管交換意見,並沒有參與情報協調會議,也沒有從調查局帶回任何選舉相關資料,自然也就沒也如報導所說,有把情治協調會報會議資料呈報馬總統的情事。


暫且先不論某周刊刊出此文章背後的目的,或是有無任何人操盤。這一連串事件很明顯造成了以下這些印象,或者應該說,幕後操盤者只有以下這些目的:

一、                製造國民黨黨政不分、以國家機器打壓選舉對手的表象。
    無論事實的真相為何,民進黨已在第一時間將此事形容為「台灣版水門案」,   
    就是要向社會大眾傳達執政黨搞出政治醜聞的印象。至於誰是尼克森,誰是  
    受害的美國民主黨,在民進黨的劇本裡已不言可喻。

二、                塑造民進黨被打壓的悲情印象,利用台灣人民正直、善良的心理特質引發他們對民進黨的同情,進而投下同情票。這種情況在2004319事件已經出現過。嚐到甜頭的相關人士不排除再次如法炮製。


三、                更重要的,是喚起台灣人民對過去黨國時代國民黨動用情治系統打壓黨外與控制台灣人民思想、言論等的記憶,進而將此印象連結到現在的國民黨,製造出國民黨仍然腐敗墮落、極權專制、不思進取等與事實有極大出入的印象。

而以上幾點,自然對在野黨是百利而無一害,而對馬總統及政府情治單位的形象與誠信造成嚴重傷害。既然此一事件能夠達到這麼多且又有利某一方立場的政治目的,我們必然要開始思考兩個問題:

是否真有其事?
如果沒有,誰又是幕後主使人?

首先,壹週刊所引述的消息來自「不具名的國安局高層」,消息來源保密雖為記者的天職,但它究竟是一個職業道德還是特權目前仍無公論。而此事涉及國家安全與總統的誠信,如果消息來源無法接受公開的檢驗,自然爆料內容的可信度也跟著大打折扣。你愛怎麼編就怎麼編,一句「保護消息來源」就做不負責任的爆料,實在令人感到質疑。

以往,國安局內部黑幕被搬上檯面多起因於爭取人事安排的互鬥。但此次適逢總統大選的敏感時刻,且爆出此事內容的當事者並非什麼國安局的會計組長或科長,而是國安局的上司國安會秘書長!無論是時機點或是被爆當事人都與過去發生之事件慣例有所出入。且層級之高難以想像,幾乎可說是動搖國本。國安局內部的人做這種事,究竟有何好處?

再者,若此事並非屬實,是哪一方勢力或個人所採取的行動?許多人將矛頭指向壹媒體集團的大老闆黎智英,認為他在香港雖然親近泛民主派,但一向反共的他對於台灣的國民黨近年來採取親中路線感到反感,於是放手讓旗下媒體爆料與製作不實報導影響台灣大選選情。這不失為一種可能。

但,動機決定目的、獲利最大即是最可能的兇手一向是犯罪偵辦的鐵則。從目前媒體效應與藍營的形象大傷、綠陣營窮追猛打的情況之下,不難看出誰是真正的獲益者。

每逢總統大選前,雙方總是眼花撩亂地丟出許多陳年舊案或製造議題來吸引選民的關注與試圖影響、拉攏選民的投票意向。調查局監控蔡不過又是另外一個可信度不高的假議題,如果民進黨還是只會玩這種選舉花招,很難令人信服他們有治國的高度與能力。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勤奮做事,認真打拼的台灣精神/林復俠

 認真做事,勤奮打拼的台灣精神/林復俠

簡單分享一下我的生命故事。

  我的父親林德蒼民國十八年生的浙江溫州人,民國三十八年跟著國軍部隊撤退來台,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老榮民。小時候爸爸說,那個時候非常苦,他離開部隊之後,幾乎每天晚上是在人家的倉庫裡枕著稻草睡覺,但他後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一路從總統府文書下士慢慢拼到中視的節目製作人,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這個曾經僅打算暫時寄居的異鄉島嶼,最後卻成了他大半輩子的歸宿家鄉,也更是他埋骨長眠的所在。父親早已視自己為台灣人,因為他這種勤奮打拼的精神,是台灣人身上才找得到的可貴價值。

小時候的我很不愛唸教科書,也討厭上課,總是搗亂,卻矛盾地非常喜歡看課外書、歷史故事、偉人傳記,對中國與台灣一百年來的興衰榮辱感到非常地不捨與惋惜,我們原本有好多好多次機會走向富強與盛世的道路,卻被歷史的偶然一次又一次無情地葬送。

  我在傳統的升學制度中並不能取得一個很好的成績,以至於我後來只考上了高職,雖然那間高職校風優良、成績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在那裡,最後一名和前三名我都考過,才猛然發覺:這並不是我要的。於是在高職最後一年,我努力讀書,跨考考上了我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政大歷史系。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可以如此堅持,我相信是因為看到了父親曾經辛苦走過來的那種精神,以及在許多前輩與長輩身上看到的那種認真做事、勤奮打拼的態度,那不只是成功的關鍵,更是做人的根本。

身為一個成長於解嚴後的外省第二代,我們面臨許多意識型態的瓦解與興起,對自己的身份與國族認同不免有些困惑與感嘆。今天在我們的世代中已不再會去談論省籍,不管曾經屬於什麼族群、來到這裡的時間先後早晚。我們的命運早已緊緊融合在一起,在這塊土地上共存共榮。

我們曾經被世界孤立、卻創造出傲視全球的經濟奇蹟;我們曾經面對戰爭的恐懼,卻依靠著全體國民的堅忍不屈而創造出了一個和平的環境;我們內部曾經面臨許多阻礙、動盪與衝突,如今卻是亞洲民主的燈塔、華人世界唯一自由的樂土。身為一個中華民國國民,身為一個台灣人,難道我們不應該為此感到光榮嗎?

很多人可能會說,你是外省人,當然比較支持國民黨。事實上,我的父親由於在我出生後就生病了,母親也忙於照顧他,疏於對我的看管,許多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我是透過不斷地看書與思辯得來的,

我支持國民黨,雖然它曾經顢頇過、也曾經腐敗過,但在我成年以後親身接觸國民黨的這幾年來,我看到了它的轉變,在馬英九主席的帶領之下,它變得更透明、更開放、更清廉,以前國民黨總是被人譏諷為老人黨,但今天我們可以站在這裡大聲說出我們的理念。這三年半來國民黨的許多政績與成果,包括ECFA免簽一百二十四國、設立廉政署、即使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我們仍然能逆勢復甦,創造出令西方先進國家都羨慕的十趴經濟成長率,身為一個中華民國國民,身為一個台灣人,難道我們不應該為此感到驕傲嗎?

我支持國民黨,是因為國民黨並不是一個權貴黨、不是一個財團黨、不是一個腐敗黨、不是一個專制黨,它是真正為台灣人民利益著想,有著台灣人特有的精神:認真做事、勤奮打拼的一個民主政黨!!

很多人說,民進黨比較清廉、比較有改革氣息,蔡英文主席是一個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她能夠帶給台灣更美好的未來。但今天,一個曾經擔任中華民國政府立委、行政院副院長,領中華民國國民俸祿的人,卻曾經公開說過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一到了選舉,又為了競選這個她口中流亡政府的總統而改口說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並且否認一中各表。一中各表的一中代表的不就是我們中華民國嗎?!請問,我們要怎麼樣接受一個不承認中華民國,不愛中華民國,出生就含著金湯匙、住豪宅開跑車,身上沒有台灣人認真做事、勤奮打拼精神的總統候選人?

很多人說,蔡英文改變了民進黨,但當我們看到同樣身為黨主席的馬英九與蔡英文提出一個如此截然不同的不分區立委名單。

在以前,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總是被暗指為地方初選失利或酬庸的疏洪道;
民進黨的不分區名單也時常被譏為派系分贓的產物。

但今天我們看到,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在十五人安全名單中有十三個政治人物,只有兩個弱勢團體代表,其中甚至還有四個人被判過刑。反觀國民黨提出的不分區名單,十五人安全名單中只有五個曾經有政治經驗,其他全是長期在社會各界及弱勢團體默默耕耘的優秀代表。

到底誰改變了誰?馬英九改變了國民黨,而民進黨卻改變了蔡英文,我想,我們都看得見!

蔡英文主席口號打得很漂亮:「現在決定未來。」但遇到許多重要議題如兩岸關係,卻總是推說要丟給人民討論、要坐下來談花時間形成共識,把政治家應負的責任丟還給民眾,前天,我看到一則訊息:

增加的免簽國 - 國民黨:民進黨=700
失去的邦交國 - 國民黨:民進黨=06
打工度假協定國- 國民黨:民進黨=72


美國在前天也已將我國納入免簽證的候選國了!
我想告訴蔡主席,三年半來,在馬政府與國民黨的努力之下,台灣人民一直在創造未來,

為什麼要等妳給我們一個充滿不確定的未來?!!!

我們不要戰爭的威脅!!不要貪污的官員!!
不要意識型態的操弄與鬥爭!!不要台灣再次陷入鎖國與倒退的困境!!
更不要一個只敢把扛起國家的責任,以民主之名推還給民眾的軟弱領導人!!

明年總統大選這一票,身為一個首投族、身為一個即將出社會的年輕人,我手中這神聖的一票,會投給認真做事、勤奮為台灣打拼的政黨。只有找回與堅持認真做事、勤奮打拼的台灣精神,才能使我們熱愛的國家與土地擁有一個穩定且美好的未來!


後北韓時代的東北亞局勢分析&兩韓關係與兩岸關係之對照啟發/林復俠

後北韓時代的東北亞局勢分析&兩韓關係與兩岸關係之對照啟發/林復俠

  
  北韓,這個世界上最神秘的共產獨裁國家,在經歷過第一代金日成主席與第二代金正日的極權統治後,終於在金正日震驚世界的死訊傳遍全球下,正式展開了第三代世襲王朝的權力傳承,由金正日的么子,二十七歲的金正恩接棒,帶領這個貧窮又封閉,傭有兩千四百萬人民的國家邁向未來,或崩潰。



  金正日的死訊被隱瞞了兩天之久才對外公布,包括美國、日本、南韓的情報機關,甚至是熟悉金正日身體狀況的德國情報機關,都是「看報紙才知道」金正日掛了。儘管日本、韓國、太平洋美軍皆有針對金正日死亡所準備緊急應變計畫,但事情的突變之快仍不禁令各國感到汗顏。撇開情報延誤的尷尬,當前各國最關注的仍然是北韓的權力變遷究竟是金正恩能夠穩定局勢鎮住軍隊,抑或二號人物張成澤夫婦或其他軍中元老會發動政變奪權?
本文標題不使用「金正恩時代」的原因即在此。在一切尚未明朗之前,各國暫時都不敢也無能輕舉妄動,但也同時為各種可能出現的局勢盡力做好準備,尋找後北韓時代的新外交政策。

  
  對接壤北韓的中國來說,雖然許多人認為它是北韓現下唯一的靠山。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早已不再堅持共產主義,對於國際外交事務採取向現實主義靠攏的方針,「革命兄弟之邦的情誼」在現實利益前日漸淡薄。事實上,北韓日漸增多的脫逃者與一旦北韓政權崩潰將湧向中國東北的難民對中國政府來說一直是揮之不去的威脅。中國是否該出手甚至出兵干預北韓內部政局,不但是中國政府高層間曾經私下討論的問題,更是美國與日、韓實際的擔憂。這也是美國力促北韓重新回到六方會談,試圖和平解決的重要原因。


  對美國來說,金正日的北韓獨裁政權雖然是「邪惡軸心」,卻也在美國勢力範圍(南韓)與潛在戰略敵手中國的本土之間形成一塊緩衝區。一旦北韓崩潰,中國會不會扶持親中的金正日長子金正男回北韓繼位,擴張中國的影響力與對南韓──美國第一防衛島鏈形成實際威脅與直接衝突?也是美國非常擔心的,因此,在瘋狂卻又脆弱的紙老虎獨裁政權與親中的魁儡政權之間,美國也許更樂意使北韓保持前者狀態。


  對金正日的死訊感受衝擊最深的應該要說是南韓的人民。雖然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但高速的經濟發展與隨之而來的消費主義生活早已讓南韓民眾忘卻了戰爭的陰影。金正日的去世暫時將他們從紙醉金迷的生活中拉了回來,對戰爭的記憶與隨之而來的恐懼、不安壟罩了南韓人民。股市下跌不過是這種情緒的直接反應。南韓政府高層除了緊急加強戰備之外,另一個更加急迫的問題已擺到他們面前:韓國是否有能力承受即將來臨的戰爭或統一?或避免戰爭進入統一?不管選擇上述何者,韓國的經濟都必然要如當年德國統一背上東德這個大包袱一般經歷一段慘澹時期,這考驗著南韓即將改選的新領導階層的決心與能力。


     兩韓關係的不確定與不穩定,對比兩岸關係近年來的有效進展是一個明顯的對照。兩韓關係的矛盾在於雙方都並未放棄統一全韓的國家目標,且雙方某種程度上勢均力敵,誰也不肯先放棄。兩岸則因為硬實力對比懸殊,台灣當局很早就放棄武力反攻而希望採取智取、以拖待變、放棄成見注重實務等方式來開展兩岸關係,爭取和平演變。相比金正日去世使全東亞如臨大敵的情況,兩岸的和平穩定早已邁入難以倒退的模式,也將兩岸之間的和平紅利分享給鄰國。


  亞太國家現時已不再會對台海局勢感到過度擔憂與敏感。證明目前中華民國政府的兩岸政策方向是正確的。對應兩韓關係的局勢演變,若以絕對的現實利益為依歸來說,若兩韓開戰,所有韓國廠商的訂單將大部分轉移至我國,與台灣產業結構相似的台灣在經濟上將大幅受惠。若南韓基礎設施及工廠遭戰爭摧毀,對台灣長遠來說更是利多。但我們不應該抱持這種等待別人遭受災難的想法。相反地,我們應該將兩岸關係發展及互動的模式引介給南北韓,使他們能夠透過兩岸關係的發展從中得到啟發,找出適合兩韓結束對立、共存共榮的模式。使台灣不但從地區的麻煩製造者成為自身的和平締造者。更能夠成為地區的和平促進者,進一步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與聲望,使台灣成為一個令人尊敬的國家!

拋出和平協議的實際作用之臆測/林復俠

拋出和平協議的實際作用之臆測/林復俠


  在十月中下旬的那一段時間,馬總統藉由黃金十年記者會拋出和平協議議題,意圖設定議題戰場,主動出擊。結果卻因外界對被統一產生的高度疑慮及兩天後改調不排除公投招致各界批評而重創了藍營的民調,嚴重拉近了與蔡英文主席的支持度甚至一度在一些媒體民調中造成黃金交叉。以下是各家媒體與機構之民調:

中國時報的民調

Nownews民調

  
自由時報民調
未來事件交易所民調

                                   
        從以上各家民調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在十月下旬(拋出兩岸和平協議)之後,藍綠雙方的民調支持度快速拉近,甚至是一個暴跌暴衝的狀態。知名綠營部落客黑雨對此現象有詳細的解析,可以略為參考。http://blackrain.skycity.cc/2011/10/22/9499.html

    當然,筆者的想法與角度和黑雨並不一致,否則就失去寫這篇文的意義了。當外界都認為馬總統拋錯議題、弄巧成拙以至於看似陷入苦戰的同時,筆者大膽猜測,這是一道經過偽裝、極其精心設計的選舉戰術:

    拋出和平協議,目的是要透過此在台灣內部尚無高度共識的議題製造藍綠與各界輿論的爭議與砲火,進而創造「拉近」民調的機會與空間。讀者可能會問:

難道藍營秀逗了嫌票太多?為什麼要將雙方支持度拉近?

  和平協議雖有爭議,但不至於影響藍綠基本盤,只會更加鞏固雙方。中間選民即使有疑慮,也不至於引發來回五%高達十%的支持度落差。民調的拉近是有的,但是卻被過度放大甚至到黃金交叉,這麼做的原因有四:

1.催出藍營基本盤危機意識與投票意願,要是民調贏太多的話,藍營民眾在安逸心理下投票
   意願將會降低。(藍營特性)

2.讓綠營稍微鬆懈,以為自己就要贏了。綠營基本盤原本就很團結,操作民調並不會影響到
   綠營得票。

3.透過藍綠相爭邊緣化宋楚瑜,將藍營民眾投宋的票在大局為重心理之下吸回馬這邊,如
   藍營民調太過超前,這些轉投宋的人將不會有任何不安。

4.民調並無法調查到海外僑民與大陸台商,這群人約有六成以上是支持藍營,到時候一口氣翻
   盤,殺綠營一個措手不及。

  透過此戰術,一次可以達到催出基本盤、邊緣化宋及鬆懈對手之效,非常險的一步棋,但也非常高招與有效。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太過於陰謀論而決定不採信,但這就是主事者要的結果。究竟是否真為如此?恐怕只有藍營的操盤手與馬總統兩人自己心裡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