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危機當前我們需要的總統特質/林復俠
首先先來看一則國際新聞:
力抗歐債危機 德國強勢遭批評
(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巴黎3日專電)歐洲國家債務危機持續,德國由於經濟體質健全,大力挹注歐洲金融穩定機制,主張加強對歐元區國家負債控管,各國續陸出現批評德國主導的言論。
歐元區國家提出因應歐債危機對策時,曾有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的建議,近來則討論擴大歐洲中央銀行職權,期能讓歐洲央行介入購買發生債信危機國家的公債,但這些方案都不為德國接受。
當希臘有意將減赤方案訴諸全民公投,硬生生被法德聯盟拒絕。而義大利政府力行更嚴厲的減赤措施時,輿論歸因受到德國壓力才強勢推行撙節。德國更有意推動歐元預算聯盟,將穩定和預算平衡的概念施行於歐元區各國。
另外,法國總統沙柯吉數度表示要向德國看齊,包括提議將政府預算收支平衡法案入憲;政府在減赤方案中也指出,加值營業稅將向德國看齊。沙柯吉日前在施政方向演說中,再度提及要和德國做更多的政策整合。
反對黨社會黨數日來有批評聲浪指出,不應該由德國主導歐洲政策。外交部長居貝(Alain Juppe)在「費加洛」報(Le Figaro)今天刊出的專訪中指出,反對黨不負責任批評,可能導致「恐德」風潮。
歐債危機發展至今,多位專家提出,已在歐盟內部產生新衝突,非歐元國家和負債嚴重、必須仰賴外界援助的國家,自認被排除在決策圈外。歐盟如果發展成由小團體決定歐洲未來走向,將不符民主原則,而德國的強勢成為眾矢之的。
歐盟理事會8、9日在布魯塞爾召開,屆時將討論歐元區經濟整合、加強經濟聯盟、及討論是否必要對歐盟條約做修改等重大決定。決策模式備受矚目。
==============
歐元區的債務風暴波全球股市及產業市場,即使是經濟情況相對成長的亞太地區也不免受到牽連。上星期台股更因為歐債危機再爆利空消息,傳出標準普爾可能調降歐元區15國信用評等大跌近兩百點,跌破了七千點大關。
雖然我國在國際體系中無論在各方面相對連動程度較薄弱,但仍不免受到全球性的波動影響。目前世界的經濟態勢正陷入一個前景不穩定的看空期,傳統的高度依賴資源如石油即將在十五到二十年內用盡。但新能源及新產業發展的速度仍然趕不上石油消失的速度。食物分配體系如貧富差距一般越見不均,可以想見未來十年的台灣,不管當政的是蔡英文的十年政綱還是馬英九的黃金十年。都很難在這波世界大衰落趨勢底下逆勢創造出如他們自己所承諾般亮眼的成績。簡單說,誰選上只是選上去被罵的罷了,吃力不討好。
面對這樣一個艱難的經濟態勢,我們在選擇未來領袖時不應該看他們對未來所提出的華麗的政見與願景,那些都是無法預期的空話。我們應該著眼於他們過去五到十年內曾經對國家的內政、外交與經濟做出甚麼樣的貢獻來檢驗他們的能力,因為我們未來四年需要的其實並不是能開創新局的人(不要太理想化!),而是真正有經驗能夠維持正確路線帶領台灣抵抗壓力度過難關的人。是否對執政或行政有經驗?是否對國內外情勢有足夠的熟悉程度?是否能夠帶領他的黨與人民對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是否能夠與對岸和平交流?是否能夠在大環境不力的態勢下逆勢成長?這些才是我們應該據以判斷該投給誰的指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